#笔记本#Archlinux#硬件 将近一个月前,在一次常规的 在经过了几天的深思熟虑之后,我下定了决心还是得整一个real linux,首先买了块sata ssd,主板上的m2接口已经用完了,而机械硬盘在互联网上已经被妖魔化了,总感觉一不小心就会gg并且性能堪忧,所以还是选择了ssd,本来是想支持下国产,买块光威 弈pro的,但是发现铠侠tc10只需要337,而光威则需要377,于是果断选择了铠侠。顺便吐槽下天选奇怪的设计,sata硬盘托和主板上排线接口的位置让我只能把logo面朝下放,我这个还好,背面是一张贴着一些参数的贴纸,而有的机械硬盘背面就是一块绿绿的pcb,丑陋至极。 下载最新iso,写入u盘,进入bios,进入livecd一气呵成,然后掏出这篇我三年前第一次安装警告: 本文内含大量私货与偏见
pacman -Syu
之后,我的 wsl
炸了,所有命令都返回 FATAL: kernel too old
,找到了一个相关issue,在痛苦的使用lxssattr在愚蠢至极的powershell
折腾了数个小时以后,我决定放弃wsl
,当初决定使用wsl1
是出于以下考虑wsl
疯狂吹捧的文章,都说“有了wsl你就可以windows和linux互相调用啦”,但是在实际使用了半年多后我发现“互相调用”这个场景实在是过于少见,因为windows提供的很多命令行工具都不甚好用,既然有了更好的替代品何必要在shell里调用奇奇怪怪的windows命令行程序。wireshark
,然后就弹出来一个wireshark的窗口,而是要打开一个新的桌面,由于我并非一个桌面切换爱好者,不太能熟练切换两个桌面,所以对于我来说体验较为一般,此外wsl2访问宿主机文件系统会有非常糟糕的表现,所以我在体验了一下wsl2以后立马打消了使用它的决心。Archlinux
时参考的文章,但是进入tty以后屏幕上就会不时出现...... failed to send h2c command
的提示,没太在意,然后在连接wifi时遇到了一些困难,最后用手机的“USB共享网络”连上了网,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问题,并且新系统采用了十分先进的Reflector自动使用最快的镜像,体验极佳,最后全配置完了,装上了kde,许久不见,kde变得清秀了许多,动画和文字渲染等细节都强了不少,让我落下了感动的眼泪。 本以为接下来就是一些迁移工作了,但是我发现wifi出了一些问题,有时是网速慢到数b/s,有时干脆无法连接,具体情况记不太清了,在经过数个小时的研究和查阅资料以后我把锅推到了天选自带的Realtek RT8822CE
网卡上,决定换块无线网卡,于是下单了ax200
,但是第二天到手装上以后发现问题依旧,只不过问题的一些细节变了,windows下能正常识别网卡并使用,而linux下仍旧无法使用,使用inxi
和lspci
等命令可以看到网卡和正确加载的内核模块,但是ip link
等命令都不显示wlan0
,rfkill list all
也只显示蓝牙,在痛苦地折腾了数天以后我又重装了一次系统,问题依旧,最后某一天没事干进了bios,把bios里的Network Stack
打开,然后重启,进系统,发现一切都正常了,感动到眼泪射了出来,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上网查了一下Network Stack
和我遇到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关系,但是它就是莫名其妙的正常了,我也不想去深究了。 挺久没用了,体验依然极佳。